健康时报记者 石梦竹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相关专家表示,“很多人的失眠,都是情绪长期压抑衍生出来的。
利用高质量音频,为大脑放松,从而促进入睡,这样的形式在网上被称为“哄睡师”。而B站UP主小木(化名),就是“哄睡师”之一。他上传的声音,通常听起来声调持续一致、并且长时间重复,通过屏蔽环境中的其他噪音,提供一种鲜少变化的音调、接近恒定的速度助眠。
“早几年看到有外国的博主做这类视频,比较喜欢听。2020年2月开始萌生自己做的想法就开始做起来了。”小木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接触的过程,他经常会收到凌晨三四点的评论,逐渐了解到其实社会人压力很大,大家心里各怀心事,难以入睡。
B站助眠视频截图
失眠年轻化加剧,三成失眠人群或为假性失眠。阿里健康发布的《睡不着报告》显示,对“失眠”一词进行搜索的用户中,90后00后高达60%,失眠年轻化明显加剧。同时,在搜索“失眠”关键词的人群中,超30%是在凌晨12点后搜索,他们一边“失眠”一边手机求助。
对此,北京安定医院睡眠障碍门诊副主任医师陈群表示,而对部分人来说,一些声音确实能让平静下来。但提供的更多是精神安慰作用。不少年轻人是因为玩手机、睡前有刺激情绪的举动等原因导致睡眠睡相推迟、生物钟紊乱,从而引发了“失眠”,这种情况并非真的失眠。
“很多人偶尔有两三天睡眠不好,就认为自己得了失眠,其实并非如此。”陈群解释,失眠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睡眠不足,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病态。如果出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小时,基本可以判断是失眠。
北京安定医院的睡眠障碍门诊中,90%的人并不是单纯失眠,他们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即长期入睡困难,心情压抑,对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很多人的失眠,都是情绪长期压抑衍生出来的,”陈群解释,比如遭受打击、心情烦闷等,这些负面情绪没有合理的出口,本能长期受到压制,心理就会出问题,所以对于这类失眠的调整,一般要从调整心理入手。
“由神经官能症(抑郁、焦虑)引起失眠的大约有5千万。”陈群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人们对睡眠健康重视不足,往往在疾病严重到引起白天症状或焦虑抑郁等并发症的情况下才发现或重视。
医学上对于慢性失眠的首选治疗方案,是认知行为治疗,并结合药物及规范理疗,大部分的失眠和神经官能症也可治可愈,陈群表示。
“很多失眠者没有来医院寻求医生帮助的意识,仅自己忍受、对抗,甚至相信网络上的产品宣传和偏方,让失眠更加难受,还会加重焦虑或者抑郁。”对此,陈群提示,如出现失眠症状,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科学治疗。